跳至主要內容

文章

申請「居屋 / 公居 業主私貸」有什麼條件 ?

最近的文章

居屋 / 公屋 業主私貸

無需任何物業抵押,貸款額高達100萬, 申請無須任何費用,15分鐘批核, 即日取款,一筆清走高息債務。 為居屋 / 公屋業主提供低息私人貸款,申請費用全免。 不受月薪或入息證明所限,尊享長達120期特長還款期,輕鬆供款。

有樓有車未必是中產

不少人認為現在有樓有車有存款就算得上是中產,然而這只是表面風光,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如果樓價下跌,那麼大量中國家庭的財富將嚴重縮水;在高樓價下,不少家庭的負債率會大增,而按揭將拖垮整個生活。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近日發佈報告顯示,2015年中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44,197元,城鎮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分別為208,317元和64,780元。 值得留意的是,房產淨值是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份,在中國家庭的人均財富中,房產淨值的佔比為65.61%。此外,平均家庭汽車擁有率為31.8%。以一個3口之家來計算的話,結合資料顯示,該家庭的人均財富為42萬元,物業就佔據27萬,如果還有一輛價值10萬的汽車,該家庭在儲蓄、股票等其它領域的剩餘財富僅剩5萬元,家庭的現金流動性不足,經濟風險陡然上升。 首先,如果屋價下跌,不少中國家庭,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家庭財富將嚴重縮水。例如,2007至2010年,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,美國家庭財產情況出現了很大變化,其中中等收入家庭財富平均縮水近40%。 第二,由於目前大陸的屋價高企,想要買屋或者已經買屋的家庭大多都會找銀行貸款,這會導致一個家庭的負債率大幅攀升。 譬如,7月份中國百城樓價為12,009元/平,即目前想要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屋需要120萬元,按當下首付最低兩成來計算,需貸款100萬,如果是基準利率,30年等額本息,每月需還款5,201元。但上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,886元,每個月僅1,981元,不足按揭月還款的四成。 融360認為,如果「樓奴」月供佔收入的50%以上的話,這樣的家庭經濟壓力會非常大,而如今的高樓價很可能會讓不少家庭面臨著資不抵債的窘境,甚至整個生活會被按揭拖垮。◇

月入10萬 有樓有車後的煩惱

諗Sir,希望你能抽空指點迷津及比少少意見,目標向上流,為家庭提高生活水平。本人今年33歲,出自小康之家,自少做不同兼職,有儲蓄習慣。2007年畢業,做文職工作,起薪7,000元,2013年時勇於炒賣股票及衍生工具,賺過快錢,但輸錢皆因贏錢起,最後敗光儲蓄150萬元及負債50萬元,浪費了不少時間。從正面出發,早出事好過年老才出事,時間剛剛好。 自2014年起,重新出發,努力工作,自問年輕,肯做肯搏,因為窮得只剩下體力,精神和時間。分別有三份工作收入,做了十年丶七年及五年,全部皆跑數,純佣金出糧丶有糧單丶報稅及強積金。由於收入不是底薪,比較不穩定,所以在自己可控範圍都盡做盡跑。雖然不算低薪,但缺點是太個人化,手停口停。 最近兩年收入有所提升,平均月入8至10萬元,扣減家用,住院保險丶強積金及開支,每月可以儲60,000元。另外,與朋友孖份有一小生意,自己親力親為營運,有三年時間,收支接近平衡,預計在2018年尾開始產生正現金流。 資產 1. 屯門細價私樓八成按揭 ( 2017年買入價350萬元,市價420萬元 ) 2. 屯門車位一個Full paid ( 2018年頭買入價75萬元,市價81萬元 ) 3. 1/2 ( 與朋友合資 ) 日本細價樓Full paid ( 2016年尾買入價港幣33萬元,日元價67,市價39萬元,日元價73 ) 4. 港幣10萬元股票,可以隨時沽售。 現金流 1. 屯門細價租金9,000元,供加雜費10,500元,每月-1,500元 2. 屯門車位租金1,200元,雜費200元,每月+900元 3. 日本樓租金2,800元,雜費300元,由於跟朋友合資,每月每人+1,250元 4. P loan 60萬元,每月還17,000元,分三年還 現金 1. 港幣63萬元現在在Mortgage link戶口 2. 澳幣80,000元 3. 日元50,000元 4. 港幣50,000元 如需要應急,另有20萬元循環貸款戶口可用。 問: 一至三年計劃 1. 由於大部分現金產自P loan,車位亦無按揭,今年都是儲蓄為主,增持現金,暫放入Mortgage link戶囗。預計一年後會儲到大約72萬元。 2. 儲蓄一年後,有幾個可範疇可以試試,可以不同工具或混合...

陳永傑:有樓在手較易享經濟成果

見到街上的老人家拾紙皮,年老無依,很慘。但如果他們能夠在盛年之時置有自住物業,不管是十分「的骰」的單位,都能夠某程度上享受香港經濟成長的成果。 這些老人在年輕之時,許多人也曾為香港拼搏過,付出過血汗。因為幾十年前,香港福利制度不像今天那麼好,人人都要辛勤工作才可以掙錢過活,對香港社會及經濟是有貢獻的,所以,我們應該對今天的老人家予以尊重。 以前許多人都餐搵餐食餐餐清,沒有考慮將來,只求應付當前的生活便算,所以,沒有什麼餘錢剩下來。不過儘管積累了一些現金,但經過幾十年來的通脹,再加上近年的量化寬鬆,長期儲存下來的現金購買力亦蒸發得所餘無幾。 租樓如潑出的水 有去無回 當年港人大多數是租樓居住,但租樓的租金開支就如潑出去的水,有去無回,不會為你的財富做到任何積存。如果有長遠眼光的市民,會明白到租樓與買樓的分別,雖然死慳死抵,但上車買樓以後,就能享受香港經濟成長的好處。因為即使是唐樓的價格也會隨着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,1980年代10多萬元的一個唐樓單位,今天也跟隨着香港經濟進步,升值至400萬元,業主的財富亦步步高陞。 假使業主擔心百年歸老,單位亦可做逆按揭,領取年金作生活費。不然,亦可將單位轉交予下一代,因為只要是人類,都要解決居住問題,將來也是一樣。大家要記住供樓是儲蓄,租樓是支出,居住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要面對,現時為置業做好準備,為時未晚,住屋幾十年後仍然用得着。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